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,药物代谢动力学(DMPK)大鼠模型筛选实验是评估候选化合物体内行为的黄金标准。通过精准模拟人体代谢特征,可系统获得:
血药浓度-时间曲线(AUC,Cmax,Tmax)
组织分布特异性图谱
代谢产物转化路径
排泄速率与累积风险
皮诺飞生物建立的三级筛选体系(初筛→验证→拓展),可帮助药企在临床前阶段快速淘汰不良化合物,节省研发成本高达40%。
1.特色模型构建
肝血流调控模型:通过部分肝切除手术模拟不同代谢能力群体
肠肝循环模型:胆管插管技术实现胆汁连续采样
屏障穿透模型:血脑/胎盘屏障穿透系数精准测定
2.检测技术平台
|检测维度|技术手段|数据精度|
|原型药物定量|LC-MS/MS联用系统|检测限0.01ng/mL|
|代谢产物鉴定|Q-TOF高分辨质谱|结构解析成功率>90%|
|实时药效监测|微透析联用HPLC|5分钟时间分辨率|
3.动态建模优势
支持交叉给药设计:单动物多化合物测试
开发病理状态模型:肝/肾功能损伤状态下的DMPK评估
集成PBPK建模:生理药动学模型参数反推
|传统方案痛点|皮诺飞解决方案|
|单一时间点采样|自动化连续采血系统(24点位/鼠)|
|代谢酶系个体差异|CYP450表型分组模型|
|数据-药效脱节|同步开展PD/PK联合分析|
|种属外推误差大|人源化肝细胞移植模型|
四、实验流程优化
14天快速服务周期:
Day1-3模型定制→手术造模/转基因准备
Day4-7预实验校准→给药方案优化
Day8-11动态监测→连续生物样本采集
Day12-14数据分析→可视化报告输出
支持GLP/GCP双规范体系,提供原始色谱图与三维质谱图追溯。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某创新药企抗凝血项目:
发现先导化合物在大鼠肝首过效应达87%
通过肠道淋巴转运模型优化给药途径
最终生物利用度提升至52%
缩短IND申报周期3个月